2023-02-23

点阅人次 : 20

从「铜线」事业走向能源「绿金」,大亚集团的double e投资策略是什么?

发布日期:2023/02/21
文|曾令怀

proimages/news/coverage/2023/2023022101.jpg
▲(图片来源:由数字时代提供/侯俊伟摄影)

       「巴菲特曾说,成熟的产业,不代表已经没有成长空间了。大亚虽然稳定成长,但是也要看外面正在发展的产业有哪些,跟我们找到关联,成为我们的第二成长曲线。」大亚集团董事长沈尚弘(首图)说。

       就好像intel在1980年代将主力转移到微处理器一样,成立于1955年的大亚集团正经历着类似intel的转型阶段。大亚集团以电缆电线业务为主,从高压电缆到电动机车、耳机中的漆包线圈都是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业务范围,虽然2022年的年营收来到近新台币270亿元,大亚仍在找寻下一波成长动能。

       企业投资是寻找创新与第二成长曲线的办法,为了能看见「外面正在发展的产业」,大亚早在1998年成立大亚创投,聚焦在「double e投资」——不是电机工程系的double e(electronical engineering),而是能源(energy)和新兴的创新产业(emerging)。

摆脱「铜线」思维,从产品本质找到下一个成长「绿金」

       1998年大亚就有意识以投资作为创新手段创立大亚创投,由沈尚弘担任董事长一职。 「不过当时我们投资的不只是新创,还有很多成熟企业。」沈尚弘说,大亚最初以本业相关的电线原料「铜」作为延伸应用与转型的基础,例如印刷电路板用的铜粉、铜球,或者结合工艺设计制作金属手机壳。然而这些仍是围绕在电线电缆、铜材料与漆包线等事业周边,究竟如何打造创新事业,成为大亚进入2010年代后的重要课题,公司上下的重要部门主管也时常为此而开会讨论。

       「电线电缆的本质是什么?是运输电力;漆包线的本质是什么?是能源转换。」沈尚弘口中的本质,也就是大亚过去几十年来为市场上提供的价值核心——能源,「从这个角度来看,能源就是我们新的机会,从产生、转换、传输、储存到管理都是。」

proimages/news/coverage/2023/2023022102.jpg
▲大亚集团董事长沈尚弘表示,无论电线电缆还是漆包线的核心,其实都是能源。(图片来源:由数字时代提供/侯俊伟摄影)

不只电动车,连太空马达也出现大亚的能源投资雷达上

       近几年专注在能源事业的大亚除了投资太阳能电厂外,也关注能源新创的动态。沈尚弘举例,大亚创投就投资了智慧节能的联齐科技,以及以球型马达为核心技术、专注在太空领域的张量科技。

       张量科技所属的太空领域,似乎与大亚关注的能源有些距离,对此沈尚弘表示,马达是动能、电能、光能、声能等等的转换,属于能源转换的范畴,因此也在大亚投资的范围内,甚至电动车的马达需求也会是大亚的投资目标,而且马达的漆包线需求本就是大亚一直以来的主力事业。

       对于新兴科技与新创公司的判别标准该如何拿捏?沈尚弘认为越早期的团队,越重要的是人格特质。

       「我们投资就是看事跟看人,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情?价值何在?可以解决什么问题?你的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游戏合营的解决方案为什么比别人好?这些属于对事的dd(due diligence,尽责调查);至于人格特质则包含领导能力、是否有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、沟通能力,还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与决心,因为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。」

proimages/news/coverage/2023/2023022103.jpg
▲大亚集团董事长沈尚弘认为张量科技的创办团队具备意志力。图为张量科技创办团队颜伯勋、李尚融、侯淞喨及谢勋丞。(图片来源:张量科技提供)


       沈尚弘以张量科技为例,卫星与太空产业是个大趋势,张量科技的技术也具有优势,已经通过「对事」的要求,而真正说服沈尚弘投资的则是张量科技的创办人们的坚持与毅力,「他们虽然年轻,但是非常积极、也不会退缩,而且我以为他们只专注在技术,没想到商业敏锐度也非常足够。」」

及早布局新兴领域,对新浪潮未雨绸缪

       除了张量科技、联齐科技等属于能源范畴的科技公司外,大亚投资的名单还包含物联网技术为主的百应生物科技、提供虚拟现实服务的爱实境和资安领域的txone networks等新创。

       这与2014年大亚跨入能源投资这一步棋息息相关。沈尚弘表示,时代变化越来越快,企业不能等到事发了才开始动作,而是未雨绸缪,所以大亚才会及早布局不同领域。以资安为例,随着疫情带来的远距工作浪潮,企业的数据与网络资安议题越来越重要,这就是大亚投资txone networks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沈尚弘承认,跨领域的投资评估能力是大亚创投当前的挑战,不过如果新科技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,要用不同角度看待风险,「我们做创投看的是风险与报酬是否成比例,而不是只有风险有多大。」沈尚弘说,高风险、高报酬一直都是创投产业的基本,就算对成立近70年的大亚来说亦然。

原文出处:meet创业小聚 ( )

网站地图